建国后我国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,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,只有快速的发展才能弥补多年战争带来的伤害,祖国上下也团结一心努力建设。本来在抗美援朝后国际形势趋于稳定,国内发展一片大好,我们也不想再过战火纷飞的日子。
但是因为1979年越南的挑衅,我们不得不对越展开了自卫反击战。在这次战役中最重要的一战就是谅山之战,我们解放军跋山涉水来到越南腹地,这个谅山的地理位置最险要,在这许世友将军利用三面包围策略拿下了这最重要的一战。
01对越自卫反击战
二战结束后,全球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,虽然美国和苏联还是两只领头羊,但随着苏联和美国的冷战,也让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。本来我国一苏联交好,同为社会主义的国家,两国有很多亲密往来,但是随着苏联的翻脸,我国与苏联的关系也急速下降。
苏联更是几次在我国边境进行挑衅。随着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,再加上我国与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。美国看到了其中的利益,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,所以美国随着尼克松访华开始与我国交好,美国利用中国在亚洲的地位,与中国达成良好的合作协议。
展开剩余81%一方面美国和中国交好是形势所逼,另一方面也能借中国来打压苏联,可谓是一石二鸟。而中国正好利用美国声望打开国际局面也是各取所需。但是苏联不想在这场斗争中占了下风,所以就扶持在中国边境的越南,向越南贩卖武器,不断挑衅越南与我国的关系。
越南进行解放战争时,我国给予了高度的帮助,在当时中国及其困难的情况下,还依然向越南输送武器,并且提供经济援助,作为越南的邻国,中国可谓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。也正是中国的帮助越南才能在解放战争中战胜美国,实现国家真正的独立。
但是在越南战胜美国之后,一度认为自己的军事实力很强,自信爆棚,在加上有苏联的支持,越南在我国边境逐渐变得狂妄自大,不仅想要称霸亚洲,还不断挑衅柬埔寨和老挝,后来直接把手伸向了中国,在边境线上为为非作歹,正是这样对越反击战才不得不打响。
02谅山战役
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往祖国的边境反击越南,保卫祖国,给越南以痛击才能让他们正视祖国的实力。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就是谅山战役,因为谅山地理位置重要,是双方的必争之地,只有拿下了谅山后面的战争才会一马平川。
谅山地处热带雨林,气候湿热,山与山之间层峦叠战,并且处于双方的国境线附近,想要把越南打回到自己的老家必须先取得谅山的胜利。但是谅山毕竟地属越南,而且越南士兵刚经历过独立战争,对地理位置非常熟悉,而我国解放军对地理位置就不是那么熟悉了。
越南面对此次战争之前可谓是信心满满,并且在越南的地盘上,他们用了全民皆兵的战略,一旦中国解放军进入越南,机会遭到他们疯狂的反击。越南为了准备此次战役特意把他们军中的王牌部队调往谅山,越南的第三军是出了名的厉害,让美国军队都吃过亏。
所以越南人已经做好了准备等着我国解放军进入谅山,尤其是传过谅山后,后面有一片水田,没有任何掩体,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,如果强行穿过此处会造成巨大的伤亡,越南士兵也仗着地理优势准备进行防守。
03许世友三面包围
许世友作为对越反击战的总指挥在这场战争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,前后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节结束的战争,让越南人民见识了解放军的雄姿,在谅山战役中许世友一战成名,把越军三面包围在谅山,更是让他们的王牌第三军有来无回。
许世友抵达我国边境南宁之时,首先就对越南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,他也甚至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所以要做好充足的准备。战争开始之后因为当天阴雨绵绵,所以能见度很差,对于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,许世友根据情况赶紧转变策略,运用燃烧弹去掉水蒸气向前前进。
没有水蒸气的影响,解放军开始展现出战场杀敌的本领,把密不透风的越军冲散,让他们不得不各自为战。为了快速取得胜利,许世友明白不能和对方缠斗,因为对方会有大量的增援部队,所以为了取得战争必须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。
经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,许世友决定对越军进行三面合围,许世友这一招对越南军队来说是致命的。三面合围就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围剿,而给对方留出一条撤退之路。因为谅山形势复杂,解放军给他们留出的一条路是陡峭的山路,如果他们突围必须选择这里。
如果他们有援兵来增援也必须邹这条路,所以许世友也派兵在这条路边埋伏,等着前来增援的士兵。按照许世友的预想,很快就拿下了这一股越军,并且把他们的援军也斩落马下。原来第三军本想借机突围,但是没有援军的他们很难成功突围。
越南指挥所看到谅山的形势突然转变也反应不顾来,就把他们的第三军抛弃在了谅山。本来是越军引以为傲的王牌部队,但是却没能从谅山成功突围。
04总结
许世友带领五十五军在对越反击战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这场战争之后也让五十五军一战成名,仅用了二十天就快速结束战斗,让越南军队见到解放军就闻风丧胆,就此打击了越南人的嚣张气焰,从此我国边境再无战乱。
越南人不承认这场战争是他们先发起的,他们对外称是我国的额侵略战争,我国解放军把越南军队打回越南之后就在没有继续前进,何来的侵略战争呢。
发布于:天津市